|
核心提示 近日,泉州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關于泉州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2023年第二季度拉練活動績效評檔的通報》,《通報》中從項目建設進度、園區招商情況、龍頭企業建(進)園區及通報問題的整改情況4個細分子項和1個總體評價分別開展“好”“較好”“一般”績效評檔。泉州臺商投資區獲評“好”檔次。 今年以來,臺商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和市委“抓項目、促發展”部署要求,加快推動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形成以專業園區布局推進產業高質量聚集發展態勢。1—6月,7個市級園區建成廠房面積53.32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9.0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3.15%,撬動全區完成工業投資17.8億元、增長67.9%,其中工業技改投資12.3億元、增長199.1%,2項指標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 □本報記者 陳桂生 通訊員 吳雅超 “優”字引領 系統規劃定方向 臺商區堅持把園區作為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的主戰場,對標先進,提升標準。以全工業產業“固鏈、強鏈、補鏈”為重點,制定實施工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提出重點發展智能制造、新材料應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4大產業,明確各大產業的具體發展目標、工作路徑和重點扶持的企業、重點保障的項目,1—6月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排名全市第二。 按照“大片區規劃、大園區布局”理念,規劃杏東、惠南、張坂東、藍色經濟培育、臨港物流園等5大片區、總面積64.5平方公里,并以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工作為抓手,將位置相鄰、產業趨同的地塊串點成線、串線成片,規劃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應用、智能制造等4大產業片區,總面積約1.6萬畝,其中未開發產業用地6087畝,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載體空間。 圍繞園區“一刻鐘”生產生活服務半徑,規劃建設12個集微型行政服務中心、社區公共服務中心、500套以上宿舍型保障性租賃房等業態功能于一體的“黨建+”鄰里中心,可滿足周邊超百家企業、逾萬名員工的多層次需求,其中杏東產業鄰里中心已確定施工單位并進場施工、電子信息產業園鄰里中心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先”字當頭 系列掛帥沖前線 全區上下“一盤棋”,區領導班子發揮“頭雁效應”,干部齊心協力爭一流。臺商區認真細化“三爭”活動方案,成立區級盤活利用低效用地和園區標準化建設工作專班,統籌負責園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的政策制訂和指導實施、培育入駐園區中小企業等工作,1—6月,全區完成工業投資17.8億元、增長67.9%,其中工業技改投資12.3億元、增長199.1%,2項指標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 區主要領導以上率下,帶隊赴北上廣、港澳等地開展精準招商推介,高位對接坤銀泰銘集團、華僑城集團等優質企業及商協會組織60家,示范帶動全區上下積極開展招商活動,1—6月全區累計簽約正式合同項目140個,總投資772.9億元,超額完成上半年度目標任務的171.7%,其中科技創新谷、智能電網電器、中信重工智能裝備等3個園區已實現100%簽約。 臺商區還采取“建設指揮部+下設指揮部+內設機構”架構模式,建立由區領導擔任總指揮的電子信息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等6個首批重點項目建設指揮部,推行“一個項目指揮部、一套運行機制、一個工作專班、一家國企參與、一個產業基金加盟、一張工作流程圖”的“六個一”綜合協調調度機制,每日跟蹤、每周調度、每月會商、每旬通報,區主要領導每月帶隊到現場“拉練”聽取匯報、點評成效和協調問題。 “效”字為要 系心服務強保障 臺商區注重體制機制創新,強化督查考核,大力激發各級各部門主動擔當作為。該區創建高度集約的區項目協調辦,對在建的園區重點項目實行“一項目一專班”及“審計專員”服務機制,今年以來,協調解決中信重工智能裝備產業基地、臺商機械產業園等園區遺留問題11個。創新推出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四證四同時”改革,為房屋建筑工程項目量身定制“全鏈條”即辦服務,實現“拿地即開工”“交地即交證”“驗收即辦證”“交房即發證”,累計辦理交地即交證8宗、房屋建筑工程項目驗收即辦證2宗。 與此同時,發揮“鑰匙+鞭子”作用,建立科學考核評價和跟蹤督導機制,將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列入區級績效考評范疇,對表現優秀的單位和個人在“三爭”行動選樹“擔當者”中予以表彰表揚,在評先評優、提拔使用方面重點傾斜考慮;每月通報一次隨時督導、交叉督導、聯合督導、點穴督導,對進度滯后、工作落實不到位的按照程序給予通報批評、取消單位個人評先評優等處理,扣除年度績效指標分數和實施察訪核驗懲罰。 此外,臺商區還拿出真金白銀扶持入園企業提質增效,自園區交房之日起6個月內投產且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內成長為規上工業企業的一次性給予10萬元補助,入庫后下一個年度產值增長15%以上的,再給予8萬元補助。結合“早午晚餐會”、茶話會等互動活動,與專業運營機構合作為入駐企業提供“一對一”政策輔導、法律咨詢、金融貸款等一系列服務?;I建首批規模超1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為項目申報2023年第一批專項債資金16.3億元,獲批金額排名全市第二。 |